今天,在瑞幸造假事件发酵了近一个月之后,中国证监会终于发声“支持境外证券监管机构查处”,并且表示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是各国监管机构的共同职责,深化跨境监管中激发合作符合全球投资者的共同利益。这是中国官方在中概股市值和信誉承压的背景之下,首次的正面对外回应。
四月以来,随着瑞幸咖啡的财务欺诈的事实曝光,好未来、爱奇艺等中概股疑似销售数据舞弊的揭露,我们似乎又回到了十年前的光景。2011年前后,中概股因为财务欺诈而遭到华尔街做空、机构投资者的平仓,小股东的集体诉讼,乃至交易所的强制退市。如今,中概股似乎陷入了第二轮的信任危机,更多的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可能被殃及。
作为企业的公关人士,让我们在假设自己供职的公司不存在财务欺诈或者数据造假的前提下,来讨论上市公司遭遇做空和财务造假指控的IR/PR策略。作为IR/PR的日常管理和危机预案,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平日的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公平,可以说是中概股最直接的应对办法。美国证监会于4月21日发表了主席Jay Clayton,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主席William Duhnke等五位官员的联名文章,其中给中概股等来自于新兴市场的发行人提供了一剂良方:针对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等风险用通俗易懂的英语突出陈述,对其进行专门讨论,并提供监管执法和面向投资者的补救措施。
在上市公司财报发布前后,最忙碌的本应该是IR部门,但是此时PR工作的重心也需要充分配合投资者关系,因为投资人也需要从媒体解读中判断公司的投资价值。一方面,因上市公司受到高度的监管,遵循公平披露的原则至关重要,在上市公司未发布业绩预告的情况下,公司高管或是在公开场合,或是私下(媒体采访),明确预测了业绩增速,产量产能、目标营业额,均不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另一方面,财经公关自始自终需要努力让 “如何赚钱”的公司叙述,被投资者和大众普遍理解。
其次,IR和PR的联动须更加紧密,梳理和建立畅通的的美国财经媒体的沟通关系,在遭遇做空机构的打击之时,须要不慌不忙、第一时间将公司的正面信息传递出去。尤其是我们看到,Muddy Waters, Citron等做空机构在发布做空报告的第一时间,Bloomberg, CNBC等主流财经媒体都会连线他们采访,这个时候公司必须在时间和速度上打好第一仗。
我们知道,2010年〜2012年中概股经历了一波停盘、退市和私有化的洗礼,此后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的表现参差不齐, 其中固然有投资者对中概股投资价值不够了解的原因,也有中概股公司投资者关系(IR)上投入不够,未能充分向投资者展示自身投资价值的因素。直到今日,经历几番洗礼,应该说中概股对于做空机制的手段和套路应该不再陌生。
第三,批判者和诽谤者在美股市场的存在是常态,公司是否具有常规的应对做空报告的危机预案,建立从公司最高层,到媒体公关、投资者关系,公司法务联动的一整套的应对机制,这个是打赢恶意做空战役,保护公司股东和投资人利益的实践要领。做好充分备案,辨析善恶意图,拿出解决方案,精准传递信息,就不至于心有戚戚。
对于中概股来说,在世界上最稳健、流动性最好的资本市场上交易,对于公司的管理和合规水平的提升都是有正向意义的。从招股说明书,到定期披露的季报和年报,以及作为上市公司根据法定要求需要披露的公告,诸多的经营细节无不公诸于众。于此同时,投资机构、分析师、财经记者,乃至个人博主和评论者,当然也包括做空机构,都会通过研究公告对其股价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难预见,今日的挑战也许正在孕育和结出更美好的果实。国内科创板对标美国的纳斯达克,无论从IPO注册制,宽进严出、发挥市场监督功能的监管理念,还是信息披露的详尽要求,无一不给已经是公众公司或者希望登陆资本市场的发行人,抛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