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们无法改变事实,但至少我们可以放低一下姿态,让中国这头正在奔跑的大象,不要被森林中错综的树枝阻拦了前进的道路

 

随着中美经贸关系进入了边打边谈的“新常态”,在620日中国欧盟商会发布2018年《商业信息调查》的媒体会上,记者们的问题基本都焦点在中美贸易摩擦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的探讨。令人玩味的是,当美国特朗普把中国视为科技强国的假想敌的时候,欧洲人也有这方面的认识倾向。在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2018年《商业信息调查》中,有61%的企业首次表示中国本土企业已经具备了与欧洲公司同等甚至更强大的创新能力,这对于欧洲企业来说是个挑战以及在华经营感到愈发困难

 

无论是西方的政治家和媒体,都把中国制造2025”作为口诛笔伐的对象。特朗普政府对华征税的依据是“301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多个政府文件显示出颇具野心的技术产业政策,包括《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年计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中国欧盟商会则表示,中国制造2025”等支持本土公司发展的产业政策令人担忧。

 

这可能是很多国人并未预计到的。为什么一项主要面向国内的技术产业政策会让西方国家心生警惕、畏惧乃至引起反制呢?

 

近日读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的文章,他指出,中国强势的科技民族主义的论调让美国没能理解中国制造2025”的真实本意。中国制造2025”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类似的计划其他国家也有,比如德国的工业4.0”之类的,主要是中国的宣传出了问题。“ 郑永年说:问题就出在中国的宣传部门,也包括学者、媒体,把它讲成了中国要赶超美国、赶超西方的方向。

 

那么,是不是宣传出了问题那么简单呢?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论述新闻宣传工作的文章中写到,一方面要维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方面要面对国民党军事磨擦和舆论攻击的困境,毛泽东要求报刊宣传服从团结抗战的需要。毛泽东在部署当时的宣传与谈判方针时说,面对“我处内线,彼处外线,我是防御,彼是进攻”的复杂形势,我方的宣传“应当采取‘哀者’态度,应当照顾中间派,不要剑拔弩张,而要仁至义尽”。

 

首先要明确,中美经贸摩擦持续不断,是两个大国之间的根本利益的冲突问题,宣传部门做不了背锅侠,也不可能越俎代庖来解决问题。

 

其次,当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特朗普政府很容易将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视为假想敌,无论中国说什么、做什么,都会被人家主观的意识形态所主导。因此,中国的宣传部门必须要更有策略地对外展现中国,与世界对话。

 

如今,中国政府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向国际社会昭示着中国强国的决心,包括由中央电视台高调推出的、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纪录片《中国:大国崛起》。外国媒体对中国在国内要做进口替代,在国际上要走一带一路,更是添砖加瓦、不遗余力地传播。受国际地缘政治思想的影响,西方头号大国的美国人对此自然非常紧张。

 

德国也有工业4.0,为什么中国制造2025”就成了众矢之的?德国工业4.0”因其扎实夯实的科学理论思想,对欧洲乃至全球的工业制造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制造2025为什么就缺少市场上的感召力,而且落人口实呢?

 

有一个事实可能被忽略了:德国工业4.0是自下而上地提出并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是自上而下来贯彻执行的。

 

2015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年》,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20多个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50多名院士、100多位专家共同编制,最后由国务院正式印发。

 

而国内媒体和学者经常作为对比的德国工业4.0,起源于德国政府高科技战略的一个项目,旨在促进制造业的计算机化。201210月,工业4.0工作组向德国联邦政府提呈了一系列的工业4.0的实施建议,最后在20134月的汉诺威工业贸易展上,工业4.0工作组的报告被首次发布。

 

从西方市场经济的视角出发,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从发布的主体、形成的过程、指导思想,以及覆盖的范围,都存在比较大的区别。比如,工业4.0”报告中明确提到,工业4.0的实现需要更大的自主性和自发性,虽然协同是必要的,但自上而下的组织和引导是要避免的。工业4.0是由德国信息技术通讯新媒体协会、德国机械制造联合会以及德国电子工业联合会三个专业协会共同建立了秘书处,负责为优先主体研发路线图。

 

中国制造2025”是在中央政府层面成立由国务院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机构和战略咨询委员会。虽然《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的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就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但这一点被西方人士却往往解读成了,自上而下的中国制造2025”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是裹挟着各种歧视性的偏向本土企业的政策。

 

上周五,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鹰派”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代表Robert Lighthizer做客福克斯(FOX)新闻,评论中国制造2025时表示:“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非常非常严峻的挑战,不仅对我们而言,对欧洲,日本乃至全球贸易体系来说也是如此。”“很难找到一家公司美国科技行业公司没有受到潜在的不利影响,因此,美国需要以同样强劲的势头抵御中国的做法。”类似这样的声音在媒体上被传播和放大,不仅普通美国人会受到影响,长期以来,也会渐渐成为西方世界对“中国制造2025”的印象基础(stereotype)

 

当然,西方媒体中也有代表不同立场的声音。5月初,《华盛顿邮报》曾用很大的篇幅刊登了爱丁堡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高级讲师Kristen Hopewell的一篇文章《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以及为何它会成为特朗普贸易目标的威胁》。Hopewell 阐述了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背景和目标,以及美国政坛是如何误判这一产业政策的正当性。

 

国家和企业一样,需要管理别人对你的看法(perception) 。诚然,扭转他人的看法很难,与其说管理别人的看法,不如先管理自己的形象。

 

笔者认为,首先,中国已经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让各种声音百花齐放,可以有效地减少西方社会与中国单一意识形态的对峙。其次,不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韬光养晦的原则:足够的下蹲,然后一跃而起,这才是强者的本色。

 

事已至此,我们无法改变事实,但至少我们可以放低一下姿态,让中国这头正在奔跑的大象,不要被森林中错综的树枝阻拦了前进的道路。

话题:



0

推荐

王真

王真

33篇文章 3年前更新

TrailRunner International上海办公室董事总经理。 《财经》杂志前国际和商业报道记者、奥美公关(上海)前高级顾问,曾创办知飞影响力传播。 在早年的《财经》记者生涯中,写作题材和领域广泛,涉及诸多复杂的、调查性的、分析性的商业报道,包括贸易和投资、兼并和收购、反垄断、知识产权、金融欺诈等。采访过上百位跨国公司、中国国有企业以及创新企业的高层。“欧盟访问者”和“中德媒体大使”的获得者。从2010年开始,受邀为访问中国的欧美大学商学院学生讲授中国经济和传媒蓝图。 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东亚地区研究硕士学位,获全额奖学金;曾在波士顿大学 (Boston University) 研修公共关系。2015年12月,顺利完成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和战略”的高级管理培训项目。持有英国颁发的投资者关系(CIR)职业认证资格。 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文章